2024年4月,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列为战略重点,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稳定资本市场指明方向。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资金作为30万亿体量的“耐心资本”,正加速流入资本市场。近日,光大理财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梁珉在接受财经网专访时表示,光大理财将围绕权益资产配置、投研能力提升及投资者教育三大维度深化布局,助力构建“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

权益配置成战略重点,多资产策略分散风险
作为首批响应政策号召的机构,光大理财自去年9月以来率先落地理财资金定增项目,成为市场标杆。梁珉透露,公司正通过“光盈+”多资产多策略产品体系,逐步提升权益配置比例。该体系以“固收+”产品矩阵为核心,覆盖优先股、可转债、衍生品及Smart Beta策略,形成低波、中波、高波三级风险收益梯度。例如,量化固收+产品通过低波策略吸引风险敏感客群,而主题精选类“阳光红ESG行业精选”近一年净值增长达30.22%,彰显其主动管理能力。
在资产端,光大理财持续加码权益投资。除传统股票直投外,公司通过量化模型、雪球期权及REITs等创新工具增强策略弹性。3月,光大理财参投全市场首单银行理财资金定增项目,为实体企业提供长期融资支持。产品端则推出“阳光红500优选指数增强”等指数化产品,依托量化模型实现超额收益,并计划开发行业主题指数及Smart Beta策略产品。
投研团队扩容40%,深化外部合作
针对理财资金权益配置比例较低的现状,梁珉分析指出,投资者风险偏好收敛及产品供给端策略创新不足是主因。为破解这一难题,光大理财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升级投研体系,构建“HI+AI”人机结合框架,覆盖宏观周期、行业景气度与个股精选;二是优化产品设计,推出180天至3年持有期产品,引导客户穿越周期;三是强化投资者陪伴,联合银行渠道开展“理财万里行”活动,通过长期业绩披露淡化短期波动。
在投研能力建设上,光大理财已实现团队规模同比提升40%,并推动“大中台+小前台”投研体系改革,投资经理深度嵌入研究团队。此外,公司深化与公募基金合作,通过FOF/MOM投资公募基金,并试点联合开发指数增强产品。梁珉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探索REITs、雪球期权等工具,支持实体企业融资需求。
锚定结构性慢牛,布局四大战略方向
展望年内权益市场,梁珉认为,A股将呈现结构性慢牛特征,权益机会优于固收。光大理财将从四方面提振权益投资:一是优化梯度化产品矩阵,按0%~20%权益仓位设计波动率矩阵;二是参与个人养老金理财试点,利用锁定期优势提升权益配置;三是发行“阳光橙量化多策略1号”等低波混合类产品,通过衍生品对冲控制回撤;四是持续加大投教力度,通过线下活动与线上内容输出,增强客户对权益资产的认知。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理财产品投向权益类资产比例为2.6%,仍处低位。梁珉强调,光大理财将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通过“投研+产品+投教”三轮驱动,助力中长期资金入市,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