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方 商 报
2025年4月25日,蓝湖资本2025年人民币投资人大会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
湖北省商务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金融局相关领导,以及近百位知名投资人、蓝湖资本被投企业创始人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回顾了蓝湖资本过去一年在工业数字化领域的投资成果与经验,深入探讨了宏观经济趋势与产业投资策略,共同擘画蓝湖资本与湖北省深化合作、助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大会伊始,湖北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陈华荣致辞,陈华荣首先感谢了蓝湖资本通过本次大会为湖北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融合搭建了交流与碰撞的平台。
2024年,蓝湖资本在东湖高新区落地了湖北省第一支QFLP基金,为境内高成长优势产业引入了优质的境外资本,拓展了湖北引入外资的新渠道。
湖北省将进一步发挥股权投资的引导职能作用,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创业,引导外部优质资源集聚,通过更简化、高效的审批流程、更优化的外汇管理模式放宽基金投资准入范围,支持QFLP试点推广,促进境内外投资者更便捷地参与湖北境内股权投资市场。
此后,陈华荣与湖北省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晓林、东湖高新区金融工作局局长黄爱兰、蓝湖资本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胡磊一道为蓝湖资本武汉QFLP主体揭牌。
揭牌仪式后,蓝湖资本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胡磊进行了2024年资本市场投资环境回顾。
胡磊指出,2024年起,资本市场逐步回暖,二级市场智能网联汽车板块收获较大的涨幅,同时SaaS和软件行业的估值体系也上了一个台阶。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企业IPO数量,尤其在港股市场明显复苏,一级市场投资数量也同步增加。从投资人视角看,其核心原因是中国科技创新节奏在加快,基础的研发实力显著提升、中国科技的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尤其是AI赋能的行业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
胡磊认为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演进与成本下降正在重塑行业格局,大语言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成本持续降低,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但伴随性能提升的同时,模型差异化逐渐变小,开源生态的崛起成为打破同质化僵局的重要路径。
DeepSeek的技术突破被视为行业转折点,其通过平衡高性能、低部署成本与高安全性,成功破解了传统AI模型难以兼顾的“不可能三角”,开源架构正在重构企业级AI应用的底层逻辑,同时软件厂商将更多俘获AI产业的长期价值。
作为科技投资人,蓝湖资本在AI技术趋势下仍然聚焦于动态把握产业技术变革与坚守投资初心的平衡。在“变”的维度,专注捕捉产业技术的变革与方向;在“不变”的维度,坚持聚焦早中期项目、健全募投管退流程、赋能投后管理,在技术迭代与市场波动中维持投资动作的精准性,构建穿越周期的价值创造能力。
此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副教务长、EMBA课程主任、中欧企业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黄生以「贸易战解析与企业应对策略初探」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黄生认为,贸易战本质是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大国博弈的集中体现。在中美关税贸易战中,美国的实际压力超出表面预期,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已不断下降,贸易伙伴多元化趋势明显,但外向型经济特征仍使企业面临出口压力与全球化挑战。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博弈中,企业应对策略呈现多维路径。企业需平衡风险与机遇,从单纯产能输出转向技术、品牌与标准的全球化,同时注重原创性,构建长期战略耐心,克服合规风险、文化冲突等挑战,在复杂环境中锻造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最终,贸易战倒逼下的企业全球化不仅是市场扩张,更成为技术迭代、治理升级与展现中国文化的综合进程。
圆桌论坛由蓝湖资本合伙人陈昊辉主持,邀请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局长黄爱兰,中金资本运营管理委员会委员、中金启元总经理安垣,建发新兴投资总经理蔡晓帆作为嘉宾,围绕「数智未来:AI驱动的商业生态跃迁」的主题进行互动和探讨。
圆桌论坛聚焦AI技术从底层创新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发展,并揭示了资本与产业在技术变革中的多维互动逻辑。场景落地能力成为衡量AI价值的重要标尺。嘉宾认为,AI技术的价值释放需依托实体经济的规模化应用场景,例如在物业智能化改造、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通过嫁接技术企业与产业需求方,可加速技术产品化进程,这种产投融合模式既规避了纯技术投资的空转风险,也为传统产业升级注入创新动能。
关于AI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平衡,讨论揭示了多方主体的价值取向融合,嘉宾特别指出,针对具有战略价值的优质标的,可通过基金存续接续等模式实现长期价值重估,为不同阶段投资者创造共赢空间。
这场跨界对话凸显出AI技术浪潮下,资本、技术与产业正在重构新型共生关系。投资机构从单纯的财务支持者转型为生态共建者,地方政府从政策制定者升级为创新合伙人,产业资本则成为技术商业化的关键推手。这种多维协同或将催生更具韧性的AI创新生态系统,推动技术革命向产业革命加速演进。
蓝湖资本合伙人魏海涛以「数字化浪潮推动产业升级」为主题对蓝湖投资策略进行了分享。
魏海涛认为,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产业升级的新动能,引领产业变革,是高壁垒的慢变量。数字化将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型,催生新兴产业并重构传统产业格局。
在投资阶段上,蓝湖聚焦中早期,以“高复投率”和“长期陪伴”为核心,通过追加投资深化产业链协同,致力于做长期的资本合伙人;在投资策略上,蓝湖认为市场的激活需要漫长的追踪政策和产业发展的进步,长期聚焦数字化和智能化驱动的产业变革,通过沿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投资组合,构建核心赛道。
魏海涛以汽车产业为例,展示了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演进历程,及蓝湖在此过程中在产业链中的持续追踪布局。
面对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博弈,蓝湖资本将坚持“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双轨并行,在核心零部件、传感器等关键环节推动本土化突破,在AI硬件、AI泛化能力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持续探索。
本次大会还邀请了超卓航科、极景智能、汇联易等三家蓝湖生态企业分享了产业生态和行业洞察。
作为全球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领导者,超卓航科(688237.SH)投资总监、上海超卓总经理蒋祺全方位展示了其核心技术成果与战略布局。
超卓航科聚焦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产业化应用与机载设备维修,是国内少数掌握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湖北襄阳的生产基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业务广泛覆盖电力电气、石油化工、轨道交通、新能源、核工业等众多领域。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应用材料广泛、沉积效率和沉积速率极高、加工后材料性能优越等特点。围绕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实现多场景、平台化的应用。
作为国内稀缺的具备超音速冷喷涂技术产业化能力团队,超卓航科核心技术通用性高,平台化潜力显著,有机会基于现有技术拓展多个下游场景,在材料类型、设备、智能化做出更多拓展,立足湖北,辐射全国。
极景科技CEO王科学则对无人驾驶商用车的行业发展及极景科技产品和运营情况进行了分享。王科学认为,无人驾驶商用车已突破三大技术验证阶段,正式开启商业化运营新时代——从实验室原型到真实道路场景,从VC输血到C端造血的全新生态闭环。同时,政策红利密集释放,产业发展底座进一步夯实,技术拐点全面突破,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
极景科技专注于 L4 级无人驾驶商用车研发与运营,重点布局城市环卫、畜牧运输及冷链物流场景。企业融合了九识自动驾驶算法与国瑞重工整车制造能力,兼具技术和生产制造基因,以“技术+产业”双轮驱动发展,精准切入高确定性需求场景。
产品层面,通过高可靠线控底盘平台、行业专属智能算法体系、场景定义下的生态产品形成“铁三角”;在客户层面,极景锁定的目标客户群体具有高确定性;且极景团队拥有极深的商用车生产改装和销售渠道背景,能够精准把握无人驾驶商用车的技术需求与生产工艺,确保车辆的性能稳定和可靠性。
独特的背景优势使得极景能够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市场推广等环节形成协同效应,加速无人驾驶商用车的商业化进程。
国内领先的企业数字化服务商汇联易CEO张长征系统性的展示了其AI赋能的全球化财务费控解决方案,核心AI产品Spark智能体平台通过“服务编排引擎+场景化适配”双轮驱动,打破传统智能审核依赖定制开发的局限。
汇联易自2016年成立以来,利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客户提供财务费控、电子档案、企业商旅消费的系统和解决方案。
目前,汇联易已服务腾讯、比亚迪、云南白药等2000余家国内龙头,以及通用电气、LVMH、巴斯夫等250余家跨国企业,并凭借本地化能力在日本市场跻身经费管理软件Top5。
汇联易正从“工具提供者”转向“智能生态构建者”,未来将加速AI与财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以智能体技术重塑企业支出管理,致力于在2030年登顶亚太AI财务费控第一品牌,让全球企业共享技术红利。
最后,蓝湖资本首席财务官唐舜骅回顾了蓝湖人民币基金的最新业绩。总体而言,蓝湖各期人民币基金投资组合都能穿越周期,贡献强劲且持续的回报。
蓝湖人民币一期、二期、三期基金中,多家被投公司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成为细分赛道的市场领导者,其中怡合达(301029.SZ)、超卓航科(688237.SH)已经成功上市、聚水潭已经申报上市,还有多家被投企业在上市辅导进程中。
蓝湖资本长期聚焦赛道深耕,近年来在智能制造赛道的投资占比逐年增长;同时坚持投早投小,如人民币三期的6个重仓项目都在早期参与,这些项目后续融资金额超20亿元,证明了蓝湖资本在早期项目的选择能力。
面对快速迭代的技术浪潮与市场波动,蓝湖资本将始终秉持“优秀资产可以穿越周期”的投资信念,既不盲从短期热点,也不失对创新趋势的敏锐洞察,专注挖掘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机会。
过去十年,蓝湖资本深耕产业生态,在自动驾驶、新能源车产业链、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缔造了多个标杆案例。未来,蓝湖将继续重仓高潜力的初创企业,通过深度产业赋能加速技术落地;同时,依托多元化的退出路径与成熟的投后管理体系,为投资人实现稳健回报。
此次大会不仅是资本与产业的深度对话,更标志着蓝湖资本与中部地区协同发展的新起点。以武汉为支点,以创新为引擎,蓝湖资本正以扎实的产业布局与长期价值理念,书写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